黄易的作品吸引读者的地方除了精彩的武功,形象各异的人物,主要还是引人入胜的剧情。我接触黄易的第一部作品是《寻秦记》,当时给我最大的冲击是区别于金庸的“真实性”,在寻秦记中,黄易营造了一个相当具有信服力的世界,人性的复杂,丑恶等等都有相当的表现,从此成为黄迷。
我判断一部小说是否优秀的标准很简单,就是“合理性”,换句话说,符合当时书中的人物逻辑和剧情设定。黄师的绝大多数小说都比较符合这一标准,可以说是“意料之外,情理之中”的代表,不过黄师的长篇也不是毫无瑕疵的,我认为有两个剧情bug。
第一个bug在《大唐双龙传》中,婠婠进入假死状态,双龙为了撕破她的伪装,向她输入真气,希望激起婠婠的真气反应,结果被婠婠暗算,真气反攻,结果因祸得福,练成了螺旋气,相信众位吧友对这一个情节都不陌生,我当时看完,不觉什么,不过通篇结束后,发现一个很大的问题。
记得婠婠离开古庙时,幽幽说到“我非是没有怜才之心,只怪你们太厉害,我答应了别人要取你们性命”,然后让侯希白好好安葬双龙。
从这几句话中可以看出,第一,婠婠知道双龙是谁,第二,婠婠是受人所托,杀掉双龙。
我认为婠婠要杀掉双龙的举动非常不合逻辑和人物本身的动机。为什么?
这个要从杨公宝库说起。
当时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双龙与宝藏有关系,各方势力都在寻找他们,希望将他们擒获,好逼出宝藏的秘密,毕竟宝藏的黄金和兵器是争天下的必备,比和氏璧的吸引力大得多。
阴葵派意在一统天下,没有任何理由不要杨公宝藏,因此婠婠应该凭借当时胜过双龙好几筹的武功,将他们生擒活捉,或者一杀一擒才是最合理的,杀掉他们非常不符合阴葵派的利益。
这个时候可能会有疑问,前面不是说了“受人所托”吗?这个人是谁?
我认为是曲傲,老曲的儿子任少铭被双龙杀死,老曲一向与阴葵派勾结,恶僧艳尼更是任少铭的打手,可以说是合作良好,为了给曲傲一个交代,要杀死双龙?
我认为这个理由不成立,阴葵派出了名的自私自利,与曲傲就是互相利用,不会有什么道义,一切都是为了利益,双龙的利用价值不仅有杨公宝藏还有长生诀,虽然婠婠得以窥探一二,怎么也没有得到全书,或者生擒双龙再慢慢拷问理想。
如果这个理由还不足以保住双龙的性命,那第二个理由就应该说明一切了。
邪帝舍利!
从书中得知,所有的魔门人物最梦寐以求的就是邪帝舍利,无人例外。因为向雨田已经做了清楚的示范,提取舍利元精,不仅能功力大增,而是长生不老,没人不动心,尤其是祝玉妍。
祝玉妍这个魔门首席高手其实是名不副实的,她自己也知道,要不是老石精神分裂,她魔门第一高手的招牌早就拱手让人了,她对石之轩的恐惧是如影相随,而唯一的破除的方法就是邪帝舍利,祝玉妍为了舍利,将真爱的男人鲁妙子逼得从中原到塞外,从塞外到飞马牧场,可见不死不休的决心。婠婠身为祝玉妍唯一的传人,没有任何理由不清楚师尊的最大心愿,祝玉妍和婠婠已经知道鲁妙子将舍利放到了杨公宝库,但是婠婠却要杀死知道宝库内情的双龙,毁了她师傅毕生的愿望?这个无论如何说不过去。
有读者可能提出疑问,阴葵派不是生擒了傅君瑜了吗?当时阴葵派认为傅君瑜知道宝藏的秘密,因此对双龙痛下杀手?这个推测看似合理,其实是站不住脚的。
如果傅君瑜真的知道宝藏的秘密,以高丽和当时隋朝的交恶,肯定不希望这个宝藏落到任何中原的势力手里,不然的话,一统中原,非常有可能再对高丽用兵,最合理的做法是据为己有,那到中原的就不是傅君瑜了,傅采林,盖苏文肯定亲自出马了。
就算傅君瑜真的知道宝藏的秘密,被生擒了,但是进入了龟息大法的状态,阴葵派什么都没拷问到,这个时候就要杀死另一个可能知情的双龙?找到宝藏,得到舍利是祝玉妍毕生的心愿,当时的竟陵与其相比根本不值一晒,以当时婠婠的武功,将双龙一擒一杀完全办得到,但是偏偏没有这么做。
以后等到双龙的武功成长到阴葵派不能轻易杀死的时候,婠婠开始希望和双龙谈条件,宝藏归你们,我只去一样东西云云。我不禁要问,你早干嘛去了?当初为什么不生擒他们呢?
第二个bug是在《边荒传说》中。
当时的情形是陈公公,李淑庄埋伏在树林里,谯奉先单独出来试探燕飞是否受伤,他打的旗号是为南郡公桓玄办事,表明敌对的态度,这个没有问题,谯奉先不能暴漏身份,为桓玄办事来对付燕飞是合情合理的,但是他千不该万不该说出下面的一句话“果然不出我所料,你不仅受了伤,而是伤得非常重,再也无法使出摄人心魄的霸道剑招”。
从这句话可以推断,第一,谯奉先知道燕飞和孙恩决战的事情,第二,“摄人心魄的霸道剑招”分明指的是小三合,问题是,如果这是两人的第一次见面,谯奉先如何能够知道这些事情呢?
如果我是燕飞并且之前没有偷听到谯奉先和李淑庄的对话,这是第一次见到谯奉先,我会想我决战孙恩的消息只有李淑庄这个外人知道,你谯奉先如何得知,莫非你和李淑庄勾结?另外,我的小三合剑招只有在荒村斩杀魔门三老时施展过,你谯奉先如何得知的?难道你和魔门三老是一伙的,在暗中监视?进而推测出魔门已经渗透了桓玄的势力。这个魔门最大的战略部署就被谯奉先一句话暴露了,燕飞如果没有受伤,最合理的反应就是立刻动手,生擒谯奉先,或者就地斩杀,以绝后患,但是他没动手,反而装作不知道,反而劝谯奉先离开,如果我是谯奉先,会立刻判断出第一,燕飞之前就知道自己是谁,那非常有可能是从偷听自己和李淑庄的对话得知的,当时自己确实疑神疑鬼,第二,燕飞竟然不立刻动手,反而相劝离开,那可以肯定燕飞受了内伤,这是千载难逢的良机,应该立刻召唤陈公公,李淑庄围攻燕飞。
不过,谯奉先竟然被燕飞接下来的一招唬住了,吓得立刻远遁,放过了唯一杀死燕飞的机会,也断送了魔门的过往一切的努力。
这一剧情设定,无论从燕飞的角度,还是从谯奉先的角度,人物的反应都不合理。如果谯奉先是故意试探燕飞,而说出这番话的,燕飞不立刻动手,就已经证明了燕飞受了内伤,但是他反而被吓得远遁。
如果不是故意说的,那就是无意间暴露了圣门的大秘密,真是够蠢的,而且觉得自己侥幸捡回小命。
如果不说这句话,这个剧情就没有问题了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